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4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131篇
耳鼻咽喉   1篇
儿科学   9篇
基础医学   101篇
临床医学   168篇
内科学   60篇
皮肤病学   2篇
神经病学   281篇
特种医学   23篇
外科学   5篇
综合类   222篇
预防医学   6篇
药学   19篇
中国医学   5篇
肿瘤学   9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1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9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46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36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53篇
  2003年   83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8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22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多奈哌齐上调海马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的表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多奈哌齐对β淀粉样蛋白25-35片断(Aβ25-35)诱导原代培养的海马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及神经元β2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2-nAChR)的表达。方法在不同时间及采用不同浓度多奈哌齐提前干预培养的海马神经元,之后用Aβ25-35诱导神经元损伤。采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神经元形态学改变,以MTT法测量神经元活性变化,利用免疫荧光法观察不同浓度和不同时间多奈哌齐干预后Aβ25-35损伤神经元β2-nAChR表达情况,并用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免疫荧光半定量法测量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变化。结果多奈哌齐干预组可减轻Aβ25-35对神经元的损伤。多奈哌齐预处理组神经元β2-nAChR表达明显增加,其平均相对荧光强度明显高于Aβ25-35损伤组。结论多奈哌齐对Aβ25-35诱导损伤神经元的保护作用部分与β2-nAChR的上调有关。  相似文献   
2.
<正> 血浆替换疗法主要是用健康人血浆,以及50%白蛋白、706代血浆或低分子右旋醣酐,林格氏液或生理盐水等替换液,把含有自身循环抗体和免疫复合物的病人血浆替换出来,以达到促进神经、肌肉功能恢复的目的。主要分为离心分离法和滤过膜分离法两大类,现临床上多采用较简便易行的离心分离法。自1978年Berttle倡用此法治疗急性感染性多发性神经炎并收到较好疗效以来,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现根据文献和我们近年的应用体会综述如下。方法采用Haemonetic-30型血浆细胞分离器进行。先选好供抽血和补液的两条静脉。待静脉穿刺成功后,即以每分钟20—60  相似文献   
3.
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的系统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应用Meta分析,评价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MEDLINE(1991-2006)、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1979-2006)等.搜集CRP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预后影响非随机对照研究,逐篇评价纳入文献的质量,采用RevMan4.2版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外文4篇,中文3篇),涉及841例患者.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3个月以上随访截尾时间的死亡率和再发血管事件与CRP水平相关,CRP增高组发生率比CRP正常组分别高2.71和1.81倍[OR合并分别为3.71和2.81,95%CI分别为(2.40,5.73)和(1.42,5.53)]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RP测量值与缺血性脑卒中复发和死亡亦相关,在复发患者中,CRP测量值平均高于未复发者为3.52 mg/L[WMD=3.52,95%CI(-0.01,7.05)],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在死亡患者中,CRP测量值平均高于生存者为8.02 mg/L[WMD=8.02,95%CI(5.68,10.37)],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发病时CRP的水平可以初步评价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正> 神经—肌电图检查对糖尿病性神经肌肉病变有一定助诊价值,现将我院确诊的60例糖尿病患者的神经—肌电图检查结果报告如下。资料及结果本组60例,男44例、女16例。发病年龄4~71岁,平均43岁。病程1月~20年,平均4.4年。Ⅰ型糖尿病16例,Ⅱ型糖尿病42例,2例为隐性糖尿病。神经系检查的阳性发现有:双侧股四头肌萎缩1例,四肢肌肉肥大1例;膝、跟腱反射对称性减弱或消失46例;浅感觉障碍30例(套式感觉障碍23例、神经根性感觉障碍1例、皮神经性感觉障碍6例),双下肢  相似文献   
5.
自1817年巴金森第一次提出“巴金森病”以来,因其病因学研究长期裹足不前,而难以制订更好的防治措施。近十年来国外学者相继提出几种不同的学说。尤其是神经毒素学说的提出和获得了实验室研究的证实,更大大促进了该病的病因学研究。  相似文献   
6.
根据形态学观察对一氧化氮(NO)在癫痫发作中的意义、NO与抑制性神经递质γ-氨基丁酸(GABA)的关系进行探讨.方法:选用红藻氨酸(KA)诱导的复杂部分性痫病模型.SD大鼠20只,随机分为KA30,60,90,200min组及对照组.脑组织进行还原性辅酶见依赖性黄递酶(Nd)染色,在Nd染色的基础上进行GABA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在海马CA1区、CA3区、齿状回(DG),KA建模组各时点一氧化氮合酶(NOS)与GABA双标阳性细胞数较对照组为低,具有显著性统计学差异.结论:Nd与GABA在脑内共存;GABA释放的减少导致GABA能系统解抑制;NO的释放减少,使其负反馈性抑制减弱,因而使神经元同步的阵发性放电增加.说明GABA与NO通过各自的途径起抗癫痫,也许在抗癌的发生、发展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7.
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央桥脑髓鞘溶解症的MRI表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肝豆状核变性合并中央桥脑髓鞘溶解症 (CPM)的MRI表现及弥散加权成像(DWI)的应用价值。方法 采用 1 5TMR仪对 2例肝豆状核变性合并CPM患者进行T1WI、T2 WI、液体衰减反转恢复成像 (FLAIR)、DWI和增强扫描MR检查。结果 桥脑中央部、双侧豆状核、尾状核、丘脑等部位出现对称性长T1、T2 信号 ,增强MRI无明显强化反应。DWI显示桥脑病变呈明显高信号 ,表观弥散系数 (ADC)值在 10 0× 10 -6mm2 /s~ 30 0× 10 -6mm2 /s之间 ,FLAIR仅显示为略微高信号 ,表明病变伴有明显的细胞毒性水肿 ;同时 ,双侧肝豆状核亦表现出DWI高信号 ,ADC值在 30 0× 10 -6mm2 /s~ 6 0 0× 10 -6mm2 /s之间 ,FLAIR呈不均匀较高信号 ,其中 1例尚出现尾状核头对称性DWI略低信号 ,表明在缓慢的病程进展中同时伴有细胞毒性水肿和血管源性水肿等改变。结论 肝豆状核变性和CPM具有较为特征的MRI表现 ,DWI对其具有较大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天麻素注射液人体药动学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研究单剂量静脉注射天麻素600mg在健康受试者体内的药动学。方法采用HPLC测定血药浓度,检测波长220nm。结果天麻素注射液主要人体药动学参数Cmax为(94.66±23.52)μg·ml-1,Tmax(1.0±0.0)h,T1/2(4.16±0.82)h,AUC0~t(383.97±78.07)μg·ml-·1h。结论天麻素注射液的人体药动学符合药动学二室模型。  相似文献   
9.
脑梗死OCSP分型和预后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了解脑梗死患者OCSP临床分型的构成及不同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登记2002年1月~2005年6月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神经内科确诊的617例脑梗死患者,按照OCSP标准分型并进行随访,分析各亚型与预后及复发的关系。结果OCSP各亚型构成比分变为:TACI占7.3%,PACI23.3%,POCI6.0%,LACI63.4%,分型与预后明显相关,TACI的预后最差,POCI和LACI预后相对较好,PACI次之,卒中复发与分型无明显相关。结论OCSP分型作为一种脑梗死临床分型方法,可以为脑梗死的预后判断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失神发作(absence seizures)为多见于儿童期的非惊厥性发作.临床上大部分为学龄前期至青春期起病,且与遗传有关.既往称“小发作“,主要表现为短暂而频发的意识障碍.一般每次发作持续2~15s,不超过1min,每日发作数次~数十次不等,常突发突止.典型的脑电图表现为两侧同步对称的3Hz棘慢波发放(spike and wave discharges,SWDs).现分为儿童期失神发作和青少年期失神发作.前者起病年龄较早,多为6~7岁,因发作频繁(每日数次~数十次),又称密集性癫痫.后者起病年龄较晚,多为10~17岁,发作频率少于前者,呈散发而非每天发作,常伴发全身强直-阵挛发作,脑电图上棘慢波频率可达3.5~4Hz.失神发作动物模型对痫性发作的开始、扩散、扩散途径、以及参与发放的神经递质的研究,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本文从这几方面对近年来失神发作的几种常见动物模型予以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